置管一次 方便一年  吉林油田医院PICC门诊高水平置管是广大长期静脉输液患者的最好选择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1-11-05


      日前,记者在松原吉林油田医院中心静脉导管室(即PICC室)采访超声引导采用塞丁格(MST)穿刺技术PICC置管的优势时,躺在诊察床上正在置管的一位70岁老人情不自禁地举起手说:“记者,我说两句,我是刚从北京航空总医院住院回来的患者,当时那个医院就要给我下这个PICC管,我当时就没在那下,我寻思回咱家吉林油田医院这儿也有,也能下,技术水平也都不差,还在家跟前儿,比较方便。像我这样的患者,有需要的话,不需要到北京去,到咱油田医院就行。”老人的这一段话,把在场的记者和刘护士长他们都说乐了,老人这流畅的语言简直就是现身说法,多有为松原吉林油田医院PICC室做广告宣传之嫌,大家这么一笑,老人急忙补充说:“我说的都是实话!”然而,老人真诚的表情已解释了一切。

      据了解,松原吉林油田医院是2011年3月份成立的专门的PICC小组。成立后,科室成员曾多次去长春、北京等大医院进修学习。在原有PICC小组的基础上,2016年又成立了松原市PICC培训基地,曾开设了两届PICC培训班,松原市各医院护理人员纷纷前来进修学习。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置管也已经在这家医院广泛开展,并且在松原地区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那么,什么是PICC呢?PICC是中心静脉导管简称,是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主要用于肿瘤病人化疗、外科大手术、外周血管条件不好及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


   在谈到超声引导下采用塞丁格(MST)穿刺技术PICC置管的优势时,松原吉林油田医院PICC门诊护士长刘晓明介绍说:“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可以直观地显示血管的位置和解剖结构,增加穿刺的精准性,具有实时引导、全程可见、穿刺时间短等优势。不仅能减轻穿刺患者的痛苦,同时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输液途径。超声引导下采用塞丁格穿刺技术完成PICC置管将传统的置管部位从肘窝上移到上臂,减少了肢体活动对导管的摩擦和牵拉,减少了导管在血管内移动对血管壁的刺激,从而减少了导管相关性感染及血栓等并发症,对导管的长期留置非常有利,能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PICC导管留置时间可长达一年,解决了外周血管条件差病人的输液难题,能满足肿瘤病人常规化疗多个疗程的需要。”


   同时,导管不易脱出,稳定性好,液体流速不受患者体位的影响,输液时极大地方便了病人的活动。患者白力说:“这个PICC管真是太方便了,尤其是对我们经常化疗或做靶项药的这帮病友们维护起来也省事,冲澡哇、做饭那、睡觉哇啥都不影响,而且置管一次,方便一年。”


         松原吉林油田医院PICC门诊室主要负责全院及门诊所有病人的PICC置管、维护及输液港病人的维护工作。近几年,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已经广泛开展,前郭县医院等当地的患者已经有数例来油田医院置管,在长春、北京等大医院留置PICC导管及输液港的病人也纷纷来这家医院进行维护。


刘晓明简介

  刘晓明,松原吉林油田医院PICC门诊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松原市PICC专家,1996年毕业于白医大卫校。2007年被评为吉林油田总医院技术操作能手、2016年被评为吉林油田总医院优秀护士、2017年被评为“松原市优质护理服务标兵”;2020年科研项目——《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研究》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1年获得松原市“护理质量改进项目”典型案例评选大赛三等奖。曾多次到北京各大医院进修学习PICC及输液港。擅长PICC置管,静脉输液港的维护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