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人后代的医者情怀 ——记肝病二科主治医师曹晓强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9-03-09


    10月24日晚,肝病二科曹晓强医生完成了一天的工作,脱下白大褂,已做好了下班准备。这时,他的手机急促地响起来,是他的老患者的老伴打来的,这个急救电话不简单,这是一名今年反复住院的老年患者。他接电话后,心里有数了,又是旧病复发。
    肝病二科医生曹晓强,是玉门石油人的后代,他在油田开发夺油上产的艰苦岁月中成长,在老石油父辈的培育下,对石油人有着特殊的深厚感情。1988年大学毕业后,他就选择了来油田总医院工作,扎根临床20年,几乎把全部的智慧和心血都奉献给了石油人。
    作为一名内科医生,为了做好临床医疗和服务工作,他努力钻研业务,通过学习、进修以及临床实践,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他长时间在肝病科工作,面对的是肝病病种患者群,为了达到对肝病患者的最佳治疗效果,他潜心研究肝病以及消化道相关疾病,有着独到的见解,是科里的一名骨干医生。
    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他在实践着做一名好医生的誓言,用先进的医疗理论指导工作,做到诊断准确,治疗科学,对待患者耐心、细心、精心,有着较强的责任感。他管理过的患者,都和他成为了知己。有名患者在表扬信中赞扬道:“曹大夫从我第一次住院,到现在有十年了,每次都是曹大夫帮我办理住院,就像我的保健医一样,我们全家都念着你的好!”他对待慢性病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反复住院的患者十分关注,牺牲节假日、许多休息时间,精心地为他们诊治。
    一名老年患者叫李学林,是参加油田当年会战的老石油,已经72岁高龄,患肝硬化多年,经常发病,近几年反反复复住院20多次,每次来就医都很危重,而且是每次病情都在加重。由于他对患者病情了解,在患者没有住院前,他就与血库进行联系,备好血,为患者住院第一时间就能输上血,赢得抢救时间。果然,患者进病房时,在轮椅上口不离塑料袋,还在呕血不止,呕血达700多毫升。患者住院后,曹医生立即下医嘱,抢上抢救措施。上心电监护机,快速补液补血、吸氧。他人不离患者病床,不怕传染,亲手为患者清理吐在床上、地上的血渍,患者家属十分感动。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快到深夜了,患者的病情才稳定,这时,他才放心的下班回家。
    还有一名病情比较特殊的患者,也是一名油田会战的老职工,患有胰腺癌,癌细胞在肝和腹腔广泛转移,造成了总胆管梗阻和出现黄疸、小肠梗阻、真菌腹膜炎,频繁呕吐等多种临床症状,这样患有综合疾病的特殊患者在临床还是很少见,治疗上非常复杂,也非常困难。他接诊后,同科主任一起会诊,一同制定治疗方案,采取积极措施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补充生理所需热量。病人病情稳定后,积极与上级医院和相关科室联系,为患者作了胆道和小肠支架介入手术,患者的黄疸解除了。为了巩固治疗成果,曹医生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患者病床前查看病情,了解患者的排尿量,排气、进食以及有没有呕吐等症状发生。根据每天的不同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达到了最佳治疗效果。
    如今,曹晓强医生一如既往地在临床一线奋战着,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管好每一名患者,履行着一名医生的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用石油工人后代的医者情怀,温暖、关爱着每一名“老石油”,给患者以特别的关怀。

                                                                                                                                           (马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