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Ⅱ型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正确的运动治疗?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1-12-16


  •   


       在糖尿病管理中,运动治疗与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一样是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

    运动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使肌肉细胞对胰岛素更加敏感;

    --避免肝脏产生更多的葡萄糖;

    --让肌肉组织更加强壮;

    --帮助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

    运动过少可能增加患者以下疾病的风险

    --心脏病

    --高血压

    --高胆固醇

    --超重

    --2型糖尿病

    不适合进行运动治疗的情况

    --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动后加重;

    --伴有严重糖尿病肾病,严重糖尿病足后严重的眼底病变;

    --新近有血栓形成;

    --有明显酮症后酮症酸中毒;

    --血糖、血压控制不佳。

    有以下症状时,禁止运动

    --足部麻木或疼痛;

    --呼吸短促、眩晕或恶心;

    --胸部,颈部、肩部或下颚疼痛或发紧;

    --视物模糊或有盲点时。

    运动时间的选择

    --应从第一口饭算起的饭后一小时开始运动。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 不易发生低血糖。

    --早晨运动时,只要运动持续时间掌握得当,无明显不适,亦可接受。

    --只要有运动的观念,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可进行运动,运动时间和内容可以灵活选择。

    --避开药物作用高峰,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如何掌握运动量

    运动量与饮食摄入能量:

    --对体重正常的病人,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其饮食摄入的能量保持平衡;

    --对肥胖和超重的人要求运动消耗的能量大于饮食摄入的能量,才可达到减肥的目的。

     -年龄在70岁以下,无严重合并症,并在注意控制饮食的条件下者,一日的运动量消耗在300千卡左右为宜。

    如何掌握运动强度

    --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

    --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时心率应该达到最大心跳数的60%--70%

    --自我感觉:周身发热、微微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

    --运动时最大心率=220-年龄

    有氧运动

    概念: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吸入的氧气量基本相等,没有缺氧的存在,有氧运动能提升氧气的摄取量,能更好地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

    特点:

    --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

    --大肌肉群的运动;

    --消耗葡萄糖,动员脂肪,增强心肺功能。

    常见形式:快走,慢跑,爬楼梯,打太极拳、游泳,骑自行车,跳舞,打球等。

    无氧运动

    概念:是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

    特点:

    --运动时氧气的摄取量非常低;

    --由于速度过快及爆发力过猛,人体内的糖分来不及经过氧气分解,而不得不依靠“无氧功能”;

    --在体内产生过多的乳酸,导致肌肉疲劳不能持久,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呼吸急促。

    常见形式:如赛跑,举重、投掷、跳高、拔河、肌肉训练等。

    日常生活中的运动

    --多步行,减少乘车,或提早下车,步行一段路去上班或回家,少乘电梯,多爬楼梯;

    --减少看电视或打电脑的时间,多进行散步,打球等活动;

    --尽量控制连续坐在椅子上的时间,每次不超过2个小时。

    运动的步骤

      运动前:进行5~10分钟的热身运动,如肢体伸展的动作等,可以增加肌肉和关节的弹性,动作宜由小至大。中等强度运动20-30分钟,运动后,整理运动。

    运动的原则

    --培养规律且定时定量运动的习惯;

    --不要在饥饿或饱食时运动,用餐前后一小时内不宜运动,最好在餐后1--2小时后运动;

    --最好能结伴同行,避免单独运动;

    --运动时应该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糖果,点心等,以防发生低血糖。

    运动前的注意事项

    --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并与医生讨论确定合适的运动方式,选择合适的场地;

    --不宜在气候恶劣,过热或过冷的环境中运动;

    --准备舒适,透气,吸汗的鞋袜,禁止运动时赤脚;

    --应避免将胰岛素注射在将要运动的肢体上;

    --运动前监测血糖,如血糖过低(《5.5mmol/L)应先加餐,如血糖过高(》16.7mol/L)应暂停运动。

    运动后的注意事项

    --运动后仔细检查皮肤,足部及关节是否有损伤;

    --运动后做好记录,观察运动降低血糖的作用;

    --如果运动量较大,当天睡觉前最好测试一次血糖,以防出现迟发低血糖;

    --如运动后感到不适,请咨询医生或护士,对您的运动计划做相应调整。

    有助于坚持运动的方法

    --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

    --选择较为方便的运动时间;

    --结伴运动,相互照顾,鼓励和督促;

    --制定切实可行的运动计划;

    --在运动前和运动过程中定期记录体重,体重减轻也可以成为一个激励因素。


                             专     家     简    介

         杨秀丽,毕业于延边大学内科学专业,医学硕士研究生。从事内分泌工作近10年,2020年于北京301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1年。

         掌握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的诊治(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风,骨质疏松症,甲旁亢,甲旁减,甲状腺相关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炎,脂代谢异常,肾上腺相关疾病,垂体疾病及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低钙血症、高钙血症、低钾血症等)。

         尤其擅长内分泌性高血压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