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病日I松原吉林油田医院透析中心专家在义诊宣传时提示:春季护肾正当时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3-03-21
3月9号是第18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Kidney Health for All(人人享有肾健康),关爱高风险人群,预防意外肾损伤。
松原吉林油田医院透析中心主任王雁德带领12名医务人员在医院门诊大厅为广大市民举办“世界肾脏日”义诊和宣传活动,目的是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疾病及与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认识,让人们认识到早期检测和预防慢性肾病是全社会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醒人们关注肾病,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此次义诊活动为80多名肾脏病患者提供免费诊疗、疾病咨询和血压测量服务,发放肾病科普资料200多份,活动增进了广大市民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普及了疾病需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知识。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严重的慢性肾脏病会明显提高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甚至有死亡风险,一旦发展为尿毒症将带来沉重的家庭、社会和经济负担。
又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气候转暖,草木萌发,但春天也是肾病高发的季节。为何春季易发肾病呢?
透析中心主任王雁德介绍说,春季天气时暖时寒,气温忽冷忽热,变化较大,人体刚刚度过“冬藏”阶段,代谢功能、抗病能力较弱。春季也是人体阴阳交替的季节,是过敏原、病毒容易传播的季节,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很多疾病。对肾病患者来说,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脓疱等化脓性感染后,通过一系列炎性反应而引起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的发生,使得急性肾炎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在引发急性肾炎的病因中,上呼吸道感染占60%-70%;同时上呼吸道感染也是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慢性肾脏疾病出现与加重的重要诱因;对于已经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导致血尿、蛋白尿反复出现与加重,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迅速升高,肾功能恶化,甚至进展为尿毒症。因此,肾病患者在春季应该加强调护,注意预防肾病加重。
那么春季应该怎么护肾呢?
一、关注肾脏病的早期信号
1.泡沫尿增多,这些泡泡可能是尿中蛋白质产生的,如果经检测尿蛋白呈阳性就是肾脏病出现的征兆;2.尿色加深、发红,需要检查尿液是否红细胞增多;3.夜尿次数增多也是肾脏病到来的信号,如果一夜之间排尿超过3次就要引起注意;4.眼睑和下肢经常浮肿,这可能是肾病的早期表现;5.血压增高,高压超过140mmHg,低压超过90mmHg;6.尿频、尿急、尿痛等。如果发现以上症状可以通过尿常规、尿蛋白(或微量白蛋白)定量、肾功能和泌尿系超声等检查进行排查。
二、出现哪些症状应该及时就诊?
发生呼吸道感染后久治不愈,或者在感冒期间、感冒痊愈后不久,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出现颜面或双下肢浮肿;2.血尿、泡沫尿、或者尿量减少;3.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血压升高;4.恶心、呕吐、食欲不振;5.腰痛、腹痛、关节痛、乏力等症状;6.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平时稳定的血压、血糖出现异常波动,药物难以控制。
三、对于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应注意定期到肾病专科门诊进行筛查
1.糖尿病病人,尤其是患病时间长、血糖长期控制不佳者;2.高血压病患者,尤其是血压长期控制不佳的患者;3.代谢性疾病如肥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患者;4.有肾脏病家族史者,如直系亲属中患多囊肾者;5.65岁以上的老年人;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的人群。
四、注意春季调养,防止肾脏病的发生或复发
1.目前正值季节更换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不排除新冠病毒感染与流感、普通感冒等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不能因新冠病毒感染已康复而降低自我防护标准,个人外出时要正确佩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经常洗手、保持手部卫生,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2.重视保暖防病,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一旦气温骤降,就难以适应,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春季传染病。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3.注意控制饮食,有水肿、高血压症状者,食盐要控制在每日3克左右,重者每日限于3克以下,甚则无盐饮食;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依据肾功能、尿蛋白等指标而定,特殊情况者遵医生指导,并选择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瘦肉等;适当多进食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及铁的食物。4.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焦虑、保持良好心态,起居规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忌烟酒等。5.避免乱用药物,部分止痛药和抗生素都属于肾毒性药物,有一些止痛药长期服用会对肾脏造成损伤,现在有人一感冒就服用抗生素,有些抗生素是有肾脏毒性的,长期服用也容易导致肾脏病。
另外,还要提醒广大肾病患者,春季不要停止康复治疗,需要有耐心、有恒心,坚持治疗,促进疾病恢复,延缓肾功能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