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救治 I 3D腹腔镜下高难度巨脾切除术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2-02-28

吕雪冬主任手术团队

利用3D腹腔镜,完成1例巨脾切除术

    2月22日,普外一科成功实施1例3D腹腔镜巨脾切除术,这是松原吉林油田医院利用3D腹腔镜进行脾切除领域一个新的里程碑!

     2月20日,普外一科门诊就诊一位男性患者,崔某,72岁,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部疼痛不适,呈间断性钝痛,腹痛无明显规律性,与进食无关,无发热,无恶心及呕吐,经B超检查,诊断为“脾大”。患者入院住进了普外一科,吕雪冬主任接诊后,经过反复询问病史并结合检查结果,最终的治疗方案为实施“巨脾切除手术”。

图片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脾脏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与9-11肋相对,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正常情况下,左肋弓下缘不能触及。

   脾脏质软而脆,术中容易引起大出血,手术风险性较高,如果行常规手术治疗,完全切除整个脾脏,势必将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极易发生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其开展受到一定限制。 

   该患者脾脏体积大,周围组织(胰腺、结肠等)及血管受脾脏推挤而发生变形、移位,失去正常的解剖位置,血流动力学也随之改变,从而引起术中视野局限,手术空间狭小,手术操作难度增大。况且患者由于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极低,凝血功能很差,这无疑又加大了手术难度。

   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降低手术创伤最大限度减少病人出血量,吕雪冬主任组织团队经过反复术前讨论研究,决定为患者实施技术难度更大的“完全3D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术”。

图片图片


   通过3D腹腔镜,术中目测脾长径约25cm,脾脏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分离、取出比较困难。吕雪冬主任凭借丰富的经验及娴熟的技术,精细分离,精准操作,保护好周围脏器的同时,将巨脾分割成块并取出,成功完成手术,最大程度践行了“精准医疗”的理念。

图片


   3D腹腔镜的推出,其实是满足了微创手术更精细、更准确的目的。3D腹腔镜具有手术视野的三维立体感和手术操作的纵深感,是对传统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有益补充。吕雪冬主任表示:“利用3D腹腔镜进行微创手术,极大的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术中创伤,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图片

     术后,科室针对患者实施ERAS管理,患者在手术后第3天可以经口进食,目前该患者恢复良好,准备近期出院。


3D腹腔镜优势

A

切口小、美观,能将切口感染发生率降到最低。

B

3D腹腔镜下视野放大使操作清晰明了,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损伤胰腺尾部、胃和结肠脾曲。

C

3D腹腔镜下可抵达脾周狭小空间,放大局部视野,处理脾结肠韧带、脾胃韧带、脾膈韧带和脾肾韧带更是较开腹手术简单易行。

D

手术后疼痛轻,利于早期活动,加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从而可以更早开始胃肠饮食,减少肠黏连、肠梗阻的发生率。

E

没有开腹手术后巨大切口导致的疼痛影响,利于深呼吸及咳嗽排痰,最大限度减少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该技术尤其适合高龄体弱患者

F

住院时间短。

科室联系电话:0438--6259195

图片